| 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在京成立 |
2017年5月26日,中鐵總公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在京成立司在北京召開了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成立大會。國家發改委、外交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國家郵政局及國家鐵路局等相關部委負責同志出席會議,開行中歐班列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和平臺公司及研究機構參加大會。
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下,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倡議,與重慶、成都、鄭州、武漢、蘇州、義烏、西安等7家班列平臺公司共同發起成立。委員會秉承合作共贏、自由提案、充分溝通、共同決策的議事原則,旨在加強企業層面的協商協作,優化運營環境,形成發展合力,促進中歐班列健康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大會確立了委員會當前十項重點工作:實施中歐班列中轉集結組織;開通95306國際聯運信息平臺;搭建中歐班列冷藏箱信息共享平臺;推出全程鐵路保險服務;推進中歐班列提單研究和使用,進一步適應國際貿易多式聯運的單證需求;探索開展寬軌集并組織,進一步降低班列全程運輸成本;加強對外價格談判;共同構建班列境外運營能力;共同推進編制全程運行圖;開辟新的運輸通道。
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倡議,并與重慶、成都、鄭州、武漢、蘇州、義烏、西安等7家班列平臺公司共同發起的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26日在京成立。這個運輸協調委員會的成立對于“中歐班列”發展乃至“一帶一路”推進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它標志著“中歐班列”正式從單兵作戰變為集體出擊。
首先,運輸協調委員會的成立必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向縱深發展。“中歐班列”作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成果的典范,一直是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推進沿線各省市向西開放的重要載體,持續發揮著提升各經濟帶戰略節點城市功能的作用。以開辟了15條“中歐班列”線路的長江經濟帶為例,該區域產業帶動作用已初步顯現、外貿拉動逆勢上揚、國家戰略節點城市功能凸顯。例如:德國班列的開行讓冠捷100萬臺電視機的訂單轉移到武漢生產,法國班列開行后讓法國著名體育品牌迪卡儂公司將部分訂單下至武漢、荊門等市,2016年中歐(武漢)班列進出口班列貨值逾已從2015年的30億元增長到58.4億元,武漢經濟戰略縱深進一步延伸,國家“一帶一路”及長江經濟帶戰略的節點城市功能進一步凸顯。因此,運輸協調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中歐班列發展建設進入新的階段,對推動中歐班列優質可持續發展,打造中歐班列國際物流品牌,更好地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運輸協調委員會的成立是對《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這一頂層設計的具化實施。2016年10月12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了《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對中歐班列未來5年的建設發展任務進行部署。這是2011年中歐班列首次運行以來,國家主管部門針對中歐班列建設發展出臺的第一個頂層設計。今天,運輸協調委員會的成立就是對這一頂層設計的具休實施,當中歐班列有了國家層面堅實的政策支撐和操作層面的溝通協調,其影響力將不可同日而語,筆者相信,日趨成熟的中歐班列在委員會協調指揮下,將進一步發揮國際物流骨干的作用,將絲綢之路這條"商貿路"打造成一條世界共享的"經濟之路"。
最后,運輸協調委員會的成立將推動“一帶一路”平臺下各企業合作共贏。開行“中歐班列” 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班列中轉集結組織、國際聯運信息化建設、貨運保險辦理、寬軌集并、全程運行圖編制等幾十項難題需要攻關解決,這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組織機構進行推進協調。唯有如此,“一帶一路”平臺下各企業才能各負其職、各取所需、合作共贏。委員會將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搭建統一運輸協調平臺,共同協調解決中歐班列發展中面臨的問題,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運行品質,推動中歐班列優質可持續發展,讓更多地區人民、更多企業客戶共享中歐班列發展成果。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新疆環宇捷安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2 ICP備案號:新ICP備16001661號-1 |